近年来,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,经济领域犯罪层出不穷,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,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。为提高群众识别、防范经济犯罪的能力,6月15日,樊城区检察院联合樊城公安分局、樊城区法院、樊城军工社区居委会在军工社区开展了一场“家门口”的普法宣传活动。
活动现场,干警深入浅出,以鲜活的案例向群众集中宣讲了非法集资、电信诈骗以及养老诈骗的常见形式和防范措施,同时向在场群众发放宣传册,引导群众特别是老年人,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,增强理性投资意识,警惕高息回报诱饵,谨防上当受骗,守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。宣讲结束后,在场群众踊跃发问,宣传人员穿梭在群众中间答疑解惑,在炎炎夏日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此次活动,现场共计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份,接受法律咨询10余次,通过面对面的交流,进一步从源头上遏制非法集资,增强群众防范金融风险能力。下一步,樊城区检察院还将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,充分发挥检察职能,做到防范与打击并行,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。
如何识别非法集资?
1. 非法性。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;
2. 公开性。通过网络、媒体、推介会、传单、手机信息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;
3. 利诱性。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、实物、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;
4. 社会性。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。
检察官在此提醒大家,非法集资常以承诺高额回报、编造虚假项目及利用亲情诱骗等手段诱惑骗取投资,要做到不轻信、不盲从,擦亮双眼,理性投资,提高风险意识,远离非法集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