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彩风格

樊检“星”声 · 检察故事我来讲 | “芝麻小案”润乡土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10-11      

  乡邻间的磕碰拌嘴,像田埂上疯长的野草,若不及时化解,便会成为经年累月的心结。樊城区检察院在处理几桩“芝麻小案”时,通过深入田间地头释法说理,将法律条文与乡土人情相融,让庄严的司法文书生出了暖融融的烟火温度……
  
  一席调解泯纠纷
  
  村头老槐树下,贾大爷和潘大娘两家做了半辈子好邻居,谁家灶上炖了肉都得分一碗,可牌桌上几张红桃黑桃一摔,两颗花白脑袋竟碰出了火星子,潘大娘被贾大爷用板凳砸断肋骨,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。
  
  “案子到了检察院,可两家的气还没顺呢。”承办检察官看着案卷直摇头,“贾大爷明明签了民事和解协议,赔偿了七成钱,现在硬是把最后一万块卡在手里。”
  
  “咱换个方式,明天找上值班律师、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去找贾大爷摆摆道理。”第二天,承办检察官依托综治中心,带领律师、和贾大爷熟悉的社区工作人员来到了村里:“贾大爷,调解都开展一大半了,咋又停了?我们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。”
  
  贾大爷把手往桌上一拍:“凭啥说我犯罪?轻伤结果我不认!”话音未落,检察官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叠资料——案发现场散落的板凳、扑克牌照片,还有潘大娘肋骨X光片的复印件。“大爷,这伤情鉴定都是按照国家标准认定的,您看这个对照表,鉴定结果是没有问题的。”
  
  “您还记得去年秋收晒稻吗?那天突然下起大雨,是潘大娘一家帮您抢收。当时潘大娘说‘邻里之间不用谢’,现在她骨折卧床,咱们不能让人寒心啊。”
  
  最终,在大家的耐心劝说下,贾大爷同意继续履行剩余的赔偿款,双方握手言和,检察机关对贾大爷作出不起诉决定。
  
  一根红绳系乡情
  
  在宁静的乡村,汪家与陈家的土地紧紧相连,本应是和睦的邻里,却因田地界线问题多年争纷不断。一场激烈的争执过后,两家关系更是降至冰点——老汪在冲突中失控,将老陈打伤,自己也因情绪激动突发脑梗。
  
  “两家争了几代人的地界,不能光靠一纸文书了事。”案件很快送到了检察院,双方各执一词,矛盾愈演愈烈,承办检察官决定主动跨前一步,跟公安民警、村委会干部、测绘人员到田间地头去走一道。
  
  秉持着“以测量定界线、以调解化心结”的工作思路,他们深入查阅历年土地承包档案,对两家土地进行了重新测量。测量结果出来后,检察机关与各单位共同参与了一场特别的田埂划定仪式。仪式现场,一根鲜艳的红绳被缓缓牵起,作为两家田地的新界线。
  
  “咱今儿牵个红绳,不是划楚河汉界,是寻个都过得去的活法。”“界线重划了,人心更要重连。”检察官的温言劝解让双方终于放下心中的芥蒂。
  
  “有了这跟红绳,我心底的石头终于落定了,再也不用每年为了这块儿地吵架了。”老陈轻抚着红绳感慨的说。
  
  “是的,邻里邻居的,谁也不希望天天为了这点事争的脸红脖子粗,造成这样的后果我也很后悔。”老汪拄着拐杖站在田头羞愧的低下了头。
  
  这根红绳,不仅划清了土地界限,更象征着司法温情的传递。后来检察官上门送达不起诉决定书时,看见红绳旁歪歪扭扭插着两把锄头。老汪倚着门框笑道:“检察院给咱们牵的这根绳,比铁栅栏管用!”
  
  一笔救助化干戈
  
  综治中心的调解室里,刘家嫂子头上挂着彩,一口咬定是隔壁罗婶拿棒子打的。可罗婶梗着脖子不认账:“天地良心,是我家傻闺女小晴动的手!”偏偏小晴脑子不灵光,连话也说不清楚,这下真成了“罗生门”。
  
  “罗婶和小晴智力上都有问题,我也不和他们计较了,就是我的医疗费无人承担……”刘嫂与罗婶是邻居,考虑到罗婶家的特殊情况,也不再追究罗婶的责任,但医疗费确实是个问题。而罗婶一家都靠罗婶的丈夫务农支撑,女儿小晴还有个两岁的儿子需要抚养,实在没有能力支付刘嫂的医疗费。检察官了解到上述情况后,便及时为刘嫂申请到5000元司法救助金,缓解了其因受伤造成的生活困难,也缓和了当事人双方紧绷的邻里关系。
  
  刘嫂诉求得以解决,查明案情便成了关键。因罗婶精神发育迟滞,检察官便为罗婶申请了法律援助律师。在讯问罗婶时也采取了“动之以情+释法说理”的模式,双管齐下,罗婶踌躇许久,最终如实供述了自己殴打刘嫂的犯罪事实。
  
  “刘嫂,对不起,我不该用棒子打你。”“没事,都过去了,我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妥当……”公开听证会上罗婶与刘嫂言归于好,检察官心里石头总算落地,依法对罗婶作出了不起诉决定。末了还叮嘱村治保主任:“得空多关注,可别再动手了。”
  
  老槐树依旧挺立,红绳在风里轻轻摇曳着,调解书上的手印渐渐干了墨。检察官们收拾案卷时,也总是忍不住多看两眼窗外。矛盾化解虽不能抹平沟壑,却能在裂痕里种下一粒理解的种子,当司法的温度融进乡土,再倔强的理儿也能被一句“远亲不如近邻”捂软了心肠。
  
  (文章内均为化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