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彩风格
您的位置:樊城区检察院 > 未检综治

心尖上的检察 · 心路教室 | 普法走进陈老巷,少年传承文化魂

【字号:    】        时间:2025-10-31      

  一砖一瓦皆是岁月见证,一巷一景都需你我守护。为引导青少年树立文物保护意识,从身边点滴践行守护责任,10月24日下午,樊城区检察院“心路工作室”的干警们走进襄阳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解放路校区,开展一场以“法护古巷,青春传灯”为主题的法治宣讲活动。
  
  探寻“活”的历史,聆听文化的千年回响
  
  探寻“活”的历史,聆听文化的千年回响。“同学们知道吗?我们学校所处的陈老巷街区,已于2020年被列为湖北省第一批‘历史文化街区’。”检察官以学生熟悉的身边古街巷为引,瞬间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。陈老巷、古城墙、凤凰咀……不再只是地图上的名字,而是可触可感的“身边历史”。检察官还进一步介绍了检察机关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职能,不仅依法打击盗掘、破坏文物等犯罪行为,更通过公益诉讼等方式,为历史文化撑起法治的保护伞。
  
  筑牢法治之盾,为历史文化保驾护航
  
  我国《文物保护法》规定,一切机关、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。围绕未成年人如何履行守护职责、避免无意触法,检察官结合真实的案例为同学们厘清行为界限。在历史文化名胜上刻字、随意踩踏非开放区域,甚至损坏一木一石,这些看似“小事”的行为,实则可能触碰法律红线。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,抽象的法条在同学们心中化为具体而有力的行为准则,让同学们认识到古巷一砖一瓦皆有法律默默守护,而作为青少年和社区居民,更肩负着双重的守护责任。
  
  肩负传承之责,做历史文化的“点灯人”
  
  检察官向同学们发出有力倡议:作为陈老巷的近邻、襄阳文化的传承者,应以敬畏之心践行文明、不攀不画老建筑;以热忱之心传播法治,主动向亲友讲述老巷故事,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;以担当之勇守护文脉,勇于劝阻不文明行为。活动现场,同学们齐声庄严宣誓:“敬畏历史,守法护巷;传承文脉,青春担当!”,气氛庄重而热烈。
  
  文明需要接力,未来在你手中。保护好传统街区,保护好古建筑,保护好古文物,就是保护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。樊城区检察院通过真实的案例与情景互动,推动学生将保护身边文物的理念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近年来,樊城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,与教育部门密切协作、良性互动,开展“订单式”普法,精准对接学校与学生的法治需求,丰富普法内容。同时,通过依法办案、强化监督,进一步凝聚历史文化保护的法治保障与社会参与合力,共同擦亮襄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。